你的下巴有多厚?「雙下巴抽脂」介紹,還原緊緻輪廓線
雙下巴是眾人困擾的問題,不但會讓人輪廓變得越加模糊,還會讓人看起來更加老態。而大部分人在變胖時臉部也會跟著長肉,抑或是表情過於浮誇也會擠壓到下巴,導致雙下巴的產生。除了脂肪堆積外其實還有其他因素會造成下巴肥厚喔!如:皮膚鬆弛、骨骼結構影響等,本篇將帶你了解雙下巴的種類,同時分享「雙下巴抽脂」的細節,接下來一起了解更多,擺脫難纏的困擾吧!
雙下巴種類:脂肪堆積型
脂肪堆積型的基本上就是:身體肥胖、BMI、家族遺傳的因素造成(少數出現在體重正常的人身上,尤其是有脂肪代謝問題的人。)過多的脂肪細胞在下巴部位聚集,導致皮下組織增厚,就會形成所謂的「脂肪墊」,這類型的下巴特徵,會有明顯的脂肪隆起。外觀上:下顎線模糊不清,臉部輪廓也會較圓潤,通常會透過雙下巴抽脂、消脂針等來解決。
雙下巴種類:皮膚鬆弛型
因老化所造成皮膚鬆弛、彈性下降的問題,隨著年齡增長、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逐漸流失,導致皮膚支撐力不足,就會形成「皮膚鬆弛型」(也被稱假性雙下巴),通常也會出現在「快速減重」的人群上,因皮膚無法迅速回縮,形成鬆弛下垂的現象。這類型的特徵,摸起來下巴的皮膚比較薄,沒有明顯的脂肪。外觀上線條不清晰沒有緊緻感,可以透過「埋線」、「電音波治療」將皮膚緊實度提升,達到改善的效果。
雙下巴種類:短下巴型
亞洲人蠻常見的特徵:短下巴,除了天生下巴短外,部分人是後天下巴後縮所引起。這類型的看似有多餘的脂肪,但其實摸上去並不會發現脂肪的堆積,反而是因為下巴骨骼發育的關係,導致下巴後縮而看起來更寬、立體度不夠,看起來就像沒下巴。短下巴型的也會被稱作是「假性雙下巴」,可以透過墊下巴的方式來進行改善。
不過還是提醒大家,亞洲人普遍下巴短,因此形成原因可能是「複合式的原因」,在治療前還是會建議跟醫師進行諮詢與討論,進行最完善的治療唷!
如何判斷雙下巴類型
先確定是否有脂肪,再決定解決方式!(很重要,打五顆星)雙下巴所在處有「皮膚」、「脂肪墊」、「擴頸肌」,後面就是氣管與食道,不僅僅只有脂肪而已,因此需要先確認自己的類型,而自我檢測的方式很簡單,僅需要捏捏「厚度」與「前臂的脂肪墊」來做比較。
Q:為什麼是捏前臂來做比較呢?
A:除了方便之外,是因為前臂是不長脂肪的,因此可以透過前臂來了解自己本身的皮膚厚度為何,若發現與下巴厚度差不多,那就表示你的雙下巴不是脂肪所造成的;反之,下巴厚度與前臂厚度差很多,那基本上就是脂肪因素囉!
雙下巴解決方式有哪些?
一、運動與飲食控制
有氧運動結合健康飲食,減少體脂。或每日進行頸部鍛鍊,下巴抬舉運動(如舌抵上顎、抬頭張嘴閉嘴)等簡易的練習,都有助於預防下巴鬆弛、提升肌肉的緊實度。
二、醫美或手術療程
日常的保養及飲食的控制可以減緩雙下巴的形成,如果想更快速且有效地解決困擾,可以透過醫美療程,如:消脂針、冷凍減脂,或雙下巴抽脂的方式,精準的改善問題。
雙下巴抽脂介紹 (威塑抽脂)
雙下巴抽脂會連同輪廓線一起調整,因此又被稱為輪廓線抽脂手術,原理是利用細小的抽脂管,在耳垂下及下巴下方開一個微創切口的小切口進入皮下脂肪層,將脂肪利用抽吸的方式抽取出來。而耐斯診所採用的抽脂方式是「威塑抽脂」,在安全考量上可以非常放心!
威塑抽脂特色:使用和人體最相容的鈦金屬探針,釋放超音波產生數百個綿密氣泡,將大脂肪團塊分離成小脂肪團塊,再經由螺旋水流把小脂肪團塊分離成顆顆分明的脂肪細胞,過程沒有撕裂傷害、雷射高熱能刺激,不會破壞周圍血管、神經和結締組織,能有效減少出血、瘀青、疼痛感,達到術後傷口部位皮膚緊緻不鬆垮。
雙下巴抽脂術後照顧
- 術後1週內洗臉要輕柔,勿大力按壓,術後48小時內避免傷口接觸生水,防止感染。傷口處可用無菌棉簽搭配生理食鹽水輕輕擦拭,
- 術後需佩戴壓力繃帶壓迫臉與頸部,可以有效減少腫脹、促進皮膚貼合來維持下巴的形狀。通常需要持續佩戴約1至2週,具體時間依照醫師的建議。
- 術後前幾天可局部冰敷,每次15-20分鐘,有助於減少腫脹和瘀青。
- 術後1至2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或大幅度的頸部活動,防止傷口撕裂或線條變形。
- 術後請勿食用過熱或者過燙的食物
- 避免辛辣、油膩和過鹹的食物,因為這些可能引發炎症或增加身體負擔。並多補充水分,促進代謝和恢復,同時可適量攝取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,幫助傷口癒合7.術後可能會有短時間的色差或凹凸腫脹,都是屬於正常現象
雙下巴抽脂術後風險
雙下巴抽脂雖然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醫美手術,但就像所有手術一樣,仍存在一定的風險。P.S.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差異。
- 感染:術後若未妥善照顧傷口,可能導致感染,術後護理一定要遵循醫師指示。
- 血腫或瘀青:由於抽脂過程可能會引起血管損傷,導致局部血腫或瘀青。這通常是短暫現象,可隨時間自行消退,但若嚴重腫脹沒消退則需回診。
- 麻木或神經損傷:術後有些患者可能會感到下巴部位短暫的麻木,這是因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或壓迫。大部分情況下會在數週到數月內恢復。
- 不對稱或皮膚表面不平整:
自身術後按摩照顧不夠確實或醫師的技術與經驗不足,抽脂過多或不足都可能導致兩側不對稱,或者表面凹凸不平。 - 色素沉澱:抽脂手術過程中,皮膚組織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,微血管破裂,導致血液中的紅血球破裂,裡面的鐵質沉澱在皮膚上,形成色素。手術後的發炎反應以及個人體質等因素,也可能加重色素沉澱的程度。
- 深部血栓或肺栓塞:極少數情況下,手術過程中的脂肪顆粒可能進入血管,導致深部血栓或更嚴重的肺栓塞。這是非常罕見但嚴重的風險,通常與抽脂過程粗暴或脂肪量過多相關。